零售银行专题报告:个贷业务现状及发展 昨天从历年M2角度看了银行业的投资价值,引起广大球友的兴趣,有点出乎预料。今天看到一篇零售银行的分析报告,里面的数据挺有...

零售银行专题报告:个贷业务现状及发展 昨天从历年M2角度看了银行业的投资价值,引起广大球友的兴趣,有点出乎预料。今天看到一篇零售银行的分析报告,里面的数据挺有...

来源:雪球App,作者: 良基白马,(https://xueqiu.com/3563564942/108627003)

昨天从历年M2角度看了银行业的投资价值,引起广大球友的兴趣,有点出乎预料。

今天看到一篇零售银行的分析报告,里面的数据挺有价值,转载给大家分享一下。

文章来源:轻金融

报告摘要

1.个人贷款的分类与特点

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和信用卡贷款。

个人贷款业务具有对象广泛、单笔体量小、风险分散的特点,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相比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定,存款波动较小,个人贷款单笔金额小,风险较为分散,在经济下行期具有稳定利润的作用。

个人贷款的缺点是运营成本高,业务量大,需在一定规模基础上方可盈利。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决策主要依据客户的基本经济情况、信用记录、抵押担保以及客户经理的现场调查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经验判断。这种决策模式仅适用于经济可靠、信用记录好或有充分担保质押的客户,而其余的90%以上的个人或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客观证据难以进行决策,导致银行较难发掘潜在客户。

2.国内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现状及发展

近年来,国民总储蓄率不断走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0-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CAGR达到12.08%。虽然目前银行个人贷款占比相对较低,但规模增长迅速。个贷结构上以按揭贷款为主,占比约60%。

2016年“十一”前后,全国21个城市相继推出地产调控新政。从近十年调控情况看,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通常不会立即引起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的回落,时间一般会滞后2-4个月左右。第一次房价回调前期,“9.27房贷新政”出台4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回落;第二次房价回调前期,新国十条(限购令)出台近2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开始回落;第三次房价回调前期,“新国五条”出台1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正式回落。预计此次调控将对房产销量及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放贷增长起到放缓作用。

近年来消费贷款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71%。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观念转变,未来消费贷款业务发展前景巨大。

一.个人贷款的分类

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是指个人向银行提出申请,由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各种资金需求的贷款,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具有客户对象广泛、单笔体量小、风险分散和利润稳定的特点。

1.个人住房贷款

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是个人贷款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等。

由于个人按揭贷款风险权重仅为50%,相对于一般企业贷款100%的风险权重,对资本的消耗有大幅节约,资本使用效率较高。

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通常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有所下浮,是否首套房、贷款申请人的信用水平及所在城市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按揭贷款定价。

从基准利率水平看,央行最近一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在2015年10月,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持平。

从地区情况看,17年春节后银行普遍调高房贷利率,不同地区定价有小幅差异。其中针对贷款人在广州地区的首套新房按揭贷款利率,由央行规定的中长期贷款利率(4.9%)的85折优惠收紧至9折,除此之外,兴业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上调首套房优惠利率至9折及以上。自2月5日起,工行佛山地区房贷折扣普遍收紧至88折,仅前十大开发商楼盘仍享85折优惠。

而针对贷款人在杭州地区的首套新房按揭贷款利率,邮储、兴业等多家银行则收紧至95折,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优惠也纷纷上调至9折。

2.个人消费贷款

指拥有一定收入的公民为实现消费目的,向银行申请借款并提供一定的担保,到期归还借款,支付利息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个人汽车贷款:购买汽车的贷款——自用车、商用车;新车、二手车。

(2)个人助学贷款:满足在读学生或亲属、监护人的就学资金需求的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商业助学贷款。

(3)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大型电器。

(4)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用于装修自用住房的担保贷款。

(5)个人医疗贷款:就医时资金短缺的需求。

(6)个人旅游消费贷款:银行认可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

(7)个人消费额度贷款:在期限和额度内循环使用的人民币贷款。

例如,建设银行的车贷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5%,招行的车贷仅在一线及部分二三线城市开展,在深圳的车贷月利率为1%。

3.个人经营贷款

指银行向从事合法生产经营的个人发放的,用于定向购买或租赁商用房、机械设备、以及用于满足个人控制的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和其他合理资金需求的贷款。主要分为专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两类。

15年个人经营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是民生银行,其个人经营贷款的申请可以通过房产抵押和信用两种方式,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审批结果拟定。其授信类经营性贷款产品中有一款“网乐贷”产品,最高授信额度30万人民币,年化利率14.76%,按日计息,随借随还。

4.信用卡贷款

指信用卡持卡人在信用卡账户余额不足消费或购物所需金额时,根据银行与持卡人事先商定的限额自动给予持卡人所需的贷款额度。

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在额度内透支消费,只要在规定期限内(一般是30-50天)还款则不会产生利息费用。如未按时还款,则会从消费日起每日产生滞纳金(建行的收费日利率为万分之五)。信用卡分期贷款会收取手续费,分期大多为3-36个月,手续费的收取分一次性收取和分期收取两种方式。

一次性收取:持卡人手续费金额=实际分期付款金额×持卡人手续费率

分期收取:持卡人每期应还手续费金额=实际分期付款金额×持卡人月手续费率

交通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率为0.25% ~0.93%/月,民生银行为0.5%-1.5%/月,招商银行的3期月手续费率为0.93%,12期以上为0.75%。

二.个人贷款的特点与风险控制

1.个人贷款的特点

个人金融业务具有对象广泛、风险分散和利润稳定的特点,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相比于公司贷款,个人业务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定,存款波动较小,个人贷款单笔金额小,风险较为分散,在经济下行期具有稳定利润的作用。

个人贷款的缺点是运营成本高,业务量大,需在一定规模基础上方可盈利。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决策主要依据客户的基本经济情况、信用记录、抵押担保以及客户经理的现场调查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经验判断。这种决策模式仅适用于经济可靠、信用记录好或有充分担保质押的客户,而其余的90%以上的个人或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客观证据难以进行决策,导致银行较难发掘潜在客户。

2.个人贷款的风险控制

个贷的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信贷业务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具体如下。

以下列举了3项较为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1.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架构

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制定战略、监督及风险评估;高级管理层设首席风险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分别设立信贷管理部与授信审批部,明确两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

2. 强化个人贷款担保管理

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贷款抵押担保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

具体措施看,一是采用有效的担保资料,选择法律争议少、执行容易的物资作为抵押物。此外,对信誉良好、收入相对稳定的借款人,可采用保证人担保方式,但保证人也须有良好信誉度。二是规范抵押物的评估,防止评估公司高估抵押物价值。对房产建立实时更新的合理估值,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应对评估值偏离参考值较大的情况。三是加强抵押物的核实和管理,确保抵押物的真实性。对于二手房贷款,需专人到产权登记部门领取有关资料。四是完善债权处理工作。抵押物拍卖变现的过程需要相对较长的处理时间,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有了法院的最终判决,抵押物仍无法变现,导致坏账形成。因此银行需要确保抵押物的真实性和最终变现的可能性。

3.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

2005年至今,由上市银行发起的个贷相关资产支持证券累计达到1846.18亿元。经统计发现,有11家上市银行发行过个贷相关资产支持证券,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相关ABS占75.39%,其次是信用卡占18.66%。迄今为止,发行个贷相关ABS规模最大的是建行,达到531.11亿元,中行457.44亿元排在第二位。

合理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拓宽银行筹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性、降低运营风险。同时,随着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中行、招行、农行、建行和工商银行已经陆续发行相关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总规模达到80.5亿元。

三、国内个人贷款业务的现状及发展

1、个贷规模增长迅速,结构上以按揭贷款为主

中国人历来有存款防范于未然的习惯,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资金需求日益增长,商业银行才逐步引入个人贷款业务,起步较晚。

近年来,国民总储蓄率不断走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0-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CAGR达到12.08%。虽然目前银行个人贷款占比相对较低,但规模增长迅速,个贷结构上仍然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

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贷款余额达33.36万亿元,相比于2016年初增长了20.71%。从结构上来看,以中长期的消费贷款(住房贷款、车贷等)为主。截止2016年12月,中长期的消费贷款达到20.12万亿元,占总住户贷款的60.30%。

2.地产政策收紧,按揭贷款增长预计放缓

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通常不会立即引起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的回落,时间一般会滞后2-4个月左右。第一次住房价格回调前期,“9.27房贷新政”出台4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幅回落;第二次住房价格回调前期,新国十条(限购令)出台近2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开始回落;第三次住房价格回调前期,“新国五条”出台1个月后,国内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正式回落。

16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地产价格大幅攀升。最新数据显示,到2017年1月,全国百城平均房价达到13,105元/平方米,同比增速高达18.86%。

2016年“十一”前后,全国21个城市相继推出地产调控新政,包括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包括天津、厦门、南京、武汉、福州、合肥、济南、郑州等二线城市,以及佛山、东莞、珠海、惠州等三线城市,覆盖范围广,并且大部分都是近期房价上涨快、涨幅大的城市。

目前主要的需求端调控手段有两种:一是限购,即对购房数量的直接限制,二是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调控。此次新颁布的限购政策中包括了离异成年单身人士,针对房贷的政策则大多调高了二套房甚至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预计此次调控将对房产销量及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放贷增长起到放缓作用。

3.消费贷款业务发展前景巨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0万亿元。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3.02万亿元,同比增长26.7%。人民币住户消费贷款也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71%。

超前消费的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根据尼尔森的调研数据,高达43%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借钱或贷款也要得到想要的商品,对于年轻的90后群体而言,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更是达到47%。

16年3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就消费金融组织、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新消费重点领域和消费金融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意见,预计未来消费金融还将获得更多的政府关注和支持。

四、招商银行:个贷业务同业领先,贷款结构优化

1、招行个人贷款业务占比最高,收益率居前

据招商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为13,527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44.69%,较年初上升1.26个百分点。零售金融业务价值贡献持续提升,税前利润达274.16亿元,同比增长39.01%,是国内首家零售利润占据“半壁江山”的商业银行。

相比同业,招商银行的个贷占比连续多年居于业内领先。2016年上半年,大部分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同比有所提高,但招行的占比最高的地位仍难以撼动。

此外, 招商银行个人贷款的收益率居于同业前列,主要是由于其短期的信用卡透支及个人经营性贷款收益率较高。

2.贷款审批周期短,放贷速度快

(1)房贷业务已步入自动审批新阶段

招行的“云按揭”是招行于2014年底在业内首推的贷款业务。截止2016年6月,“云按揭”累计投放住房按揭贷款金额已超1,300亿元,服务近30万家庭。用户通过“云按揭”的PAD移动作业平台上交所需资料,5分钟就能预审批,20分钟即能完成报件,24小时内完成审批,在审批速度和放贷效率上优于传统的住房贷款模式。

(2) 集中审批占比超过70%

招行的集中审批是指由总行集中负责贷款资料录入、审批、放款等贷款中后台操作。在客户资料齐全的情况下,2天可以完成贷款审批,大幅缩短贷款审批周期,降低小微贷款的运营成本。

3.个人贷款结构优化

2016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继续推进战略转型,加大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等风险相对较低的零售资产投放,其他类贷款下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小幅增长,而不良率相对较高的个人经营贷款有所下降,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上半年,住房贷款余额达到6,148.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11%,占零售贷款的比重为45.46%。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为2,921.9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98%,占零售贷款比重为2.60%,较年初下降3.73个百分点,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1.79%,较上年末上升26BP。2015年新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浮动比例为41.95%,较上年全年提高4.92 个百分点。

4.个贷不良率随经济下行反弹,个人经营性贷款最为明显

随着经济下行,上市银行个贷不良率出现普遍反弹,招商银行也不例外。银行通过积极的贷款结构调整,16年中期零售贷款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5BP ,仅为1.02%,大幅低于对公贷款不良率水平。

分类别来看,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增幅最为明显,从2012年的0.45%的不良率增长至2016上半年的1.79%;其他贷款的不良率也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开始回落,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小、相对稳定。

五、关注建设银行:个贷余额第一,个贷ABS同业居前

1.个贷规模同业居首,按揭占比逾八成

国有四大行的个贷规模明显高于其他上市银行。2016上半年,建设银行在国有四大银行中个贷规模为第一(38,854.51亿元),其中房贷余额占比81.08%,余额达到32,065.82亿元,为同业之首。

2016上半年,建行个人贷款和垫款较上年增加3,534.68亿元,增幅为10.01%。

其中,占比最大的个人住房贷款为32,065.82亿元,较年初增长11.98%,增速较为平稳。信用卡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自2011年的975.53亿元快速提升至2016上半年的4,006.25亿元,16上半年较上年末增速为1.28%,增速逐渐放缓;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增加64.55亿元,增幅11.65%;个人经营贷款余额则自2013年来呈下降趋势,较上年末降幅为12.81%,主要为银行加强贷款风险控制、调整贷款产品结构所致。

2.个贷资产质量稳定性高,收益率下行速度好于公司贷款

随着经济下行,建行的不良率也出现小幅恶化,其中个贷的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公司贷。财报数据显示,建行的个贷不良率从2012年的0.29%增长到2016上半年的0.57%,较上年末增长5BP。同期公司贷款不良率由2012年时的1.36%增至2016上半年的2.67%,个贷整体风险分散、资产质量稳定的优点再次显现。

分类来看,个贷中不良率恶化最明显的是个人经营贷款,虽然自2013年后个人经营贷款规模不断下降,但不良率却持续走高,2016上半年甚至达到了3.80%,较上年末走高了67BP。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也偏高,2016上半年较上年末增长3BP至1.85%。此外,贷款规模占比较大的信用卡和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则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为1.28%,个人住房贷款则仅为0.34%,表现均较为稳定。

从平均收益率来看,公司贷和个贷的平均收益率均呈下行趋势,而公司贷的平均收益率下降速度总体快于个贷平均收益率。2012年,公司贷和个贷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55%和6.14%,相差0.41个百分点;到了2016上半年,公司贷和个贷平均收益率则分别减少至4.75%和4.45%,两者差距缩小到0.20个百分点。

在经济下行期,个贷业务相比公司业务呈现出更高的利润稳定性。2016上半年,建行公司贷同比减少了466.5亿元,公司贷利息收入则同比减少了25亿元。另一方面,个贷余额保持着良好的增速,2016上半年个贷余额同比增加7626.69亿元,增速达到23.89%,个贷利息收入同比小幅下降2.97%至812.28亿元。

3.资产证券化活跃,个贷ABS同业居前

迄今为止,建行持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发行个贷相关ABS规模达到531.11亿元,在同业中规模最大;业务品种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主。截至16年12月,发行的不良资产支持债券也达到了55.01亿元。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民生银行(SH600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