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丁丁阴囊融合或掌状丁丁,是指丁丁腹侧皮肤与阴囊中缝皮肤之间呈蹼状融合,丁丁与阴囊之间没有完全分开,失去正常的丁丁阴囊角的形态。
璞状丁丁多是先天性畸形,少数继发于包皮环切术后或其他手术切除丁丁腹侧皮肤过多所致。
通常丁丁无弯曲,尿道发育无异常。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目的主要是离断丁丁阴囊之间的蹼状皮肤连接,修复丁丁腹侧皮肤,改善丁丁外观。
03、小丁丁
丁丁的伸展长度比同龄的正常人群平均长度小2.5个标准差以上,就称之为“小丁丁”,但它的外观和解剖结构是正常的。
小丁丁出现的原因,可能跟先天有关,也可能是后天造成的,如遗传因素、睾酮不足、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小丁丁的治疗有药物、手术等方式,目的不仅是获得正常丁丁外观,还要改善性能力和生育能力。
04、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之一,它是指本该长在丁丁前面的尿道口,长在了冠状沟、丁丁体、阴囊或会阴处等位置。临床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丁丁向下弯曲畸形、包皮异常等。
尿道下裂不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自行好转,因尿道口位置不对,孩子无法站立排尿,成年后甚至性生活困难、排精异常,影响到生育,所以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05、丁丁弯曲
丁丁弯曲是指丁丁在勃起状态下呈向上、向下或两侧弯曲的一种方向性异常,可以分为先天性弯曲和后天性弯曲,先天性弯曲常被认为是海绵体白膜发育不均衡导致的;后天性弯曲是创伤、感染、海绵体硬结症等原因引起。
一般来说,轻微的丁丁弯曲,对性生活没有影响通常无需治疗。如果弯曲角度>30°,有症状如勃起疼痛、性生活困难、双方明显不适,或有心理要求可以手术矫正。
06、丁丁阴囊转位
丁丁阴囊转位是指阴囊异位于丁丁上方,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为胚胎期生殖膨大向下迁移不全所致,考虑与遗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内分泌异常等多因素有关。
据丁丁阴囊的相对位置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丁丁阴囊转位只能通过手术纠正,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如果同时合并尿道下裂、丁丁弯曲畸形等情况,可视病情给予同期手术治疗,或分期治疗。
程开祥教授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4:00-17:00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沈阳路166号上海红睦房中城医院
*注意事项:程开祥教授号源有限,如需看诊,请提前预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